首页> 人工智能> 花都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花都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作者 :       时间 :  2021-09-01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十四五期间市、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区建设要求,制定花都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

一、重大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战略机遇,在前期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面向我区中小学生推广人工智能教育,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造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强区。

二、我区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和基础

2019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区、校遴选的通知》,我区共申报成功16所市人工智能实验校(第一批6所,第二批10所,具体名单见附件1)。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根据市教育局、市教研院关于人工智能实验校建设的要求,指导各实验校进行课程建设,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组织实验校人工智能教师参加市教研院函授培训3次(2019年),参加市教研院线上培训2次(2020年10月、2021年8月),参加市电教馆人工智能种子教师培训2次,区线下人工智能通识培训每学期1次。组织区人工智能实验校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参加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启动工作会,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具、装备展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我区教师近年参加市电教馆举办人工智能作品比赛和教学比赛,屡获佳绩,2021年8月我区圆玄小学曾凤萍老师参加市装备中心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人工智能项目获广州市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进入省赛名额。我区根据市局文件要求,2021学年开始统一为16所人工智能实验校提供配套的市教材,能够满足3-8年级的人工智能教学需要。各实验校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的人工智能工作小组,配备配齐人工智能师资,自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二、总体要求

按照《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的精神,市级托底普及、片区打造基地、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市级提供托底教学资源,开展教研和装备配备指导,培训专业教师队伍,各区、校统筹安排课时,配备教学硬件,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到2023年,全区学校1-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打造4所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样板校,逐步推进,全区学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教学与评价

各校基于现有计算机室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统筹安排课时,原则上,1-2年级每学期安排2-3课时;3-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1-2年级采用视频授课的模式,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启蒙课程;3-8年级基于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人工智能》教材(以下简称“《人工智能》教材”),及市统一提供的配套教学资源,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重点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学业评价指标,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学业评价。(牵头单位: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配合单位:各校)

(二)建设教学环境

根据《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牵头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配置指引。人工智能场室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建设,分普及版、升级版、拓展版。普及版立足现有计算机室,通过市级托底资源开展教学;升级版在普及版的基础上,按教学要求配置相应的基础环境、学具教具和教学资源;拓展版可支持各类竞赛、创新等拓展活动。各校在拓展版的基础上,打造人工智能教培研基地。根据试点先行原则,实验校可先行购买与课程内容所需教具有关参数符合或类似的人工智能教具(可参考附件4),满足硬件教学要求,争取打造出优质的教学成果进行下一步的全区普及推广。

(牵头单位: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配合单位:各校)

(三)组织教研活动

根据市教育研究院人工智能教研要求,探索形成主题引领下小专题集体备课制度。研发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模式,指导教师基于现有实验条件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和实验。各校要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本学期第七周圆玄小学和第十周培新学校开展花都区人工智能示范课,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探索创新我区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质量。(牵头单位: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各校)

(四)开展教师培训

加强我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原则上从信息技术科教师中遴选。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由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培训部、学校共同推进。区教育研究院负责教研指导和培训,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培训部负责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使用线上培训及学时登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负责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培训。区、校要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全员培训。(牵头单位: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各校)

(五)组织活动竞赛

区、校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工智能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课程拓展、交流活动。支持学生参与各项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教育类竞赛,为省、市级竞赛遴选输送种子选手,培养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牵头单位: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各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区教育局统筹、学校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区教育局成立“花都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花都区教育研究院。各校成立工作小组负责落地实施。各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配备、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工作督导等进行规划部署。

(二)加强机制保障。各校应逐步配备人工智能教学专职教师。教师从事人工智能教学课时数按信息技术课时规定纳入日常工作量,人工智能教学专职教师纳入信息技术教师系列实施管理,兼职教师按原有系列职称体系计算工作量。建立激励机制,区、校两级邀请专家加强指导,对人工智能教育开课课时足、教师配备齐、环境建设好、竞赛活动多、教学效果优的学校,纳入人工智能试点样板校培育范围。

(三)加强经费保障。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市、区财政分别投入,《人工智能》教材纳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保障范围,托底学习资源由市统一部署,区、校人工智能教育硬件环境由相应同级财政保障;各校视情况根据指引要求采购基本教具学具。区、校要按需对计算机室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达到开课要求。

(四)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在学校捐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体验教育;鼓励学生走入人工智能企业,了解人工智能前沿应用,并开展相关体验和操作实验。各区、校可结合课后托管服务,在师生、家长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依托人工智能企业的力量,开设人工智能兴趣小组,开展拓展活动、竞赛培训等,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有益补充。


附件点击下载:

1.花都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天贵北路10号

电话:020 - 36898558